将降本进行到底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上半年,普钢板块积极应对钢铁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风险挑战,主动识变应变,压实降本主体责任,以优化技经指标、降低物料消耗等为重点,苦练降本增效内功,完成攀钢上半年下达的降本基本目标。
高炉工序严格遵循“均衡、稳定、经济、高效”生产原则,通过优化炼焦配煤结构,创新高炉生产工艺操作技术,实施“大风量、高富氧”冶炼模式,优化炉料配比,稳步加大钒钛矿用量,持续推动燃料消耗成本压降。上半年,攀枝花基地烧结矿返矿率、喷煤比、高炉铁损等主要技经指标持续优化,其中,新3号高炉生铁成本较同期降低23.28元/吨。西昌基地焦化工序全焦净成本、煤气单耗等主要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生铁产量超计划完成,5、6月生铁成本连创近五年新低,三座高炉月均利用系数达到国内钒钛矿冶炼先进水平。
铁钢界面稳运行降成本。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细化作业流程等综合措施,实现各工序高效协同。上半年,攀枝花基地铁水罐周转率提升至3.25次/罐·天,铁水温降131℃,钢轧界面主要技经指标热送热装效率完成挑战目标;板材厂普冷产品工序成本首次实现“破四见三”,创历史最好水平;成都板材降本完成奋斗目标。西昌基地铁水罐周转率提升至4.48次/罐·天;铁水温降连续4个月“破八见七”(温降从80℃降至7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工序废钢单耗较同期提升31.81%,吨钢油耗行业领先;炉渣二氧化钛含量及铁水含钒量创本年度最优水平,钒制品双回转窑转化率达到87.5%以上,成本大幅降低,实现钒产品稳产增产。
物流降本创佳绩。通过优化进口矿最优运输方式,加大精矿和周边高粉使用量,降低矿石运输成本。加强对大宗原燃料统筹,在保证清洁运输比例80%的前提下,适时增加南线煤占比,优化压降采购物流成本。加快推进西南区域和成渝地区供销物流循环专线,提高产品运力衔接,实现销售物流成本持续压降。用好铁路运费站点优惠政策,协同西部物联等单位,持续做好延占费压降工作。上半年,采购、销售、生产物流成本超计划完成降本目标。
能源系统大力开展聚“气(汽)”发电创效行动,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0.68亿千瓦时,攀枝花基地电力降本任务指标超额完成。
目前,普钢板块正积极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径,通过集约生产、经济冶炼等措施,发挥铁前钢后等降本优势,奋力推进全年降本增效目标完成。(攀钢日报 杨子昂)
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主要钢铁企业油品消耗调查汇总表》中,西昌钢钒油耗连续四年下降,超越国内先进的大型长流程钢铁企业同类指标,稳居鞍钢集团内部第一。这标志着该公司绿色低碳发展与精益成本管控水平再上新台阶。
据悉,钢铁行业设备油品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约3%-5%。长期以来,钢铁企业存在油品牌号众多、库存繁杂、进口依赖、跑冒滴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库存难度和管理成本,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长期痛点。对此,西昌钢钒多措并举,通过油品整合、国产替代、技术升级等方法手段,推动吨钢油耗指标持续优化。
2021年,西昌钢钒使用的油品种类100余种,其中进口油品种类40多种,进口依赖性较强。为此,该公司组织技术团队,联合广研所、中石化等机构,启动油品整合、国产化替代等专项攻关。通过对性能相近的液压油、润滑油、润滑脂等油品进行持续分类整合优化,将100余种油品成功缩减至52种,油品库存种类和数量明显下降;同时,成功将20多个品牌的进口油品实现国产替代,采购成本下降40%以上。
同时,该公司在先进用油技术上持续发力。在板材厂卷取机润滑系统、层流冷却润滑系统等设备上进行智能润滑改造,引入压力—流量双闭环控制技术,注油时间及用量实现智能化精准化,改造实施后的油耗费用同比降低45%;持续开展液压系统管路优化改造,油品泄漏率下降80%。
此外,该公司构建油品HFI/OFI数字化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追踪,为持续优化油品选购提供依据;开展油品“跑冒滴漏”治理,推行“降本之星”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废油再生项目,油品再生率从2021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5%,经济效益明显。(攀钢日报特约记者 赖世怀 通讯员 伍永刚 刘嘉凌)
微信扫一扫关注
今年以来,矿业公司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持续发力,激发了全员变革降本能动性。1至5月,超额完成攀钢下达的降本计划指标,完成率292%,超目标5587万元。
该公司针对今年市场形势新变化和攀钢高炉生产规模缩减的实际,树牢“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观念,实施预算全口径费用管理,形成全员、全维度、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目标管控体系,压实降本主体责任,将经营压力层层传导,凝聚起降本增效合力。
该公司下属单位在积极承接降本指标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制订降本增效方案。朱兰铁矿分公司从优化时空开采、提高表外矿利用等入手,制订降本增效措施17条;选矿分公司重点从工序、产品质量、设备能源、药剂指标等多个维度,细化降本增效措施24条;新白马公司从规模降本、工艺技术优化、节能降耗、物流优化等方面,制订降本增效措施37条;兴茂公司从采购、资材、修理等费用方面着手,细化降本措施15条。在外委外协方面,通过多渠道开展外协费用压降、新建产线达产达效行动、降低岩石直排运费等,不断拓展降本增效空间。
与此同时,该公司财务部用好引战增资资金,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研究运用金融政策降低财务费用,全流程、全要素多维度控制成本,1至5月压降财务费用5000余万元。(攀钢日报 杨子昂 蒋沛含)
微信扫一扫关注
4月份,攀钢钒历史上首次实现高峰时段零购电目标。该公司能动分公司上网电量达到3.2亿度,其中,峰时发电量占比达35.10%,较2024年平均占比提高了1.41%,减少网购电费约230万元;总外购电由一季度的月均1.6亿度降至0.2亿度,创历史新低,减少网购电费2600万元。
为应对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落实极致降本措施,4月份以来,能动分公司充分利用分时电价机制,持续优化“峰谷平”用电管控策略,全力推动自发电量最大化。依托能源集控中心先进的电力监测系统和智能管控平台,积极协调用户避峰就谷组织生产。同时,大力开展“度电必争,极致发电”专项劳动竞赛,重点以高峰时段零购电为目标做大峰时发电,做到“应发尽发、稳发满发”。
该分公司强化参数管理,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做到巡检、监控、联系、确认“四到位”。加强重点、关键设备及系统的维护管理,全天候掌控设备运行变化,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做好煤气蒸汽动态平衡,在用电高峰时段全力提升余热余能发电负荷,低谷时段则灵活调整机组运行负荷,动态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有效降低网购电费。(攀钢日报通讯员 胡学惠 杨斌)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连日来,攀钢钒能动分公司迅速落实两级公司生产经营分析会精神,秉持“极致效率”理念,深耕算账经营模式,持续强化“峰谷平”用电管控策略,全力推动自发电量最大化,为攀钢钒削减外购电成本筑牢坚实后盾。
该分公司积极革新能源管理理念,深刻认识到“能源在不同时段的价值与成本各异”,并以此为指引,推动能源动力系统从单体设备节能,逐步迈向全工序、全系统的深度优化创效新阶段。通过精心调控设备运行方式,践行“四个极致”原则,全力推进能效提级、发电增效以及系统节水节电等工作,致力于构建一套极致高效的经济能源体系。
在发电环节,该分公司着力提升发电机组效能,力求实现发电厂300MW机组、能动100MW余热余能机组的满负荷运行,同时推进30MW机组的增量发电,并盘活0号发电机组和加强对TRT发电同步在线运行率的管控,确保各发电机组稳定、满发、多发,力促自发电比例提升至70%。
该分公司聚焦工序间的协同联动,强化干熄焦蒸汽、低压余热蒸汽、转炉煤气等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确保应收尽收。通过动态平衡优化,有效提升了系统耦合效率。例如,通过中、低压蒸汽的优化调配,30MW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多利用低压蒸汽20吨,每日净增发电量超5万度。在煤气管网管理方面,该分公司精准调控管网压力与煤气柜位,优化余热发电机组的燃料供应,在保障管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功将高峰时段的发电量占比提升至34%以上,用电量占比压缩至33%以下。
同时,该分公司充分利用枯平水期自发电优先政策,建立了 “日监控、周分析、月总结”的精细化工作机制,全方位谋划,力求实现系统购电成本最小化。(攀钢日报通讯员 胡学惠 刘子成)
微信扫一扫关注
3月28日,笔者从研究院获悉,攀钢在西昌钢钒采用新工艺生产的低成本系列双相钢,截至目前已累计供货超过1万吨。该系列产品生产工艺稳定,性能表现卓越,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良好反馈。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速,汽车用钢的高强化已成为解决汽车行业安全与低能耗问题的关键路径。在此背景下,先进高强钢在汽车制造中的使用比例正逐年攀升。双相钢作为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因其具备低屈服强度、高抗拉强度以及优良的塑性等特性,成为汽车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钢材之一。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自去年起,研究院联合西昌钢钒、重庆高强以及国贸公司,组建了专项项目组,全力投入低成本系列双相钢的研发工作。项目组充分结合攀西地区的资源特色,并针对攀钢的产线特点,深入开展了高强钢化学成分与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
在研发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紧密协作,通过大量实验与数据分析,明晰了钒钛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理,通过精确调控合金成分与关键生产工艺,实现了对钢材微观组织的精准控制。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成功开发出了590MPa、780MPa、980MPa三个强度级别的低成本系列热镀锌双相钢。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产品在保持综合性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有效降低了混浇坯与过渡坯的损耗,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了双相钢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
目前,攀钢开发的低成本系列双相钢已实现批量供货,主要客户涵盖了多家知名合资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车厂商。这些钢材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底部十字构件、防撞杆以及防撞杆加强结构件等关键部位,为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与轻量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低成本系列双相钢的成功开发,不仅彰显了攀钢在钢铁研发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攀钢冷轧汽车用钢产品赢得了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该系列产品的推出,对于推动攀钢精品板材品牌建设、助力汽车轻量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攀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的钢铁产品,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攀钢日报通讯员 董学强)
微信扫一扫关注
从去年12月份起,攀钢普钢板块攀枝花、西昌生产基地铁路货运板卷座架成功实现大循环互用运行,货运车辆快进快出、周转利用,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大幅压缩了铁路停车时间,最大化降低了延占费。这标志着攀钢钒在构建物流运输一体化管控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据了解,在实施普钢板块一体化管控前,攀钢钒、西昌钢钒两生产基地铁路货运板卷座架存在不能互用等“壁垒”,导致物流运输成本高、产品堆放效率低等堵点。实施普钢板块一体化管控后,通过构建一体化物流运输模式,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
针对两个生产基地货运板卷座架不能互用等堵点,攀钢钒制造部牵头组织两生产基地,与西部物联等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堵点、卡点进行有效疏通,统筹车辆计划,规范板卷货运座架,运输资源统一配置、高效利用。此举解决了产成品堆存、货运、卸货等堵点,实现了经济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两个生产基地总体座架保有量约3%,降低厂内局停时间30%,大幅降低了车辆延占费,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两个生产基地产线产品优势互补。(攀钢日报特约记者 赖世怀 通讯员 张晓峰)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