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民:书写平凡岗位的非凡答卷
[图片说明]:检查东方钛业钛二车间冷转筒试车托辊间隙。
叶民是工程公司化检分公司钛业二项目部一名检修人员。从业三十载,他用精湛技艺破解数百项设备难题,以奉献精神扛起生产重任,凭创新思维开拓技术新局。从“先进生产者”到“优秀共产党员”,这位平凡的检修人用坚守与执着挥毫泼墨,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三十年积淀铸就“检修匠”
1993年,刚从技校毕业的叶民,初入钳工岗位。那时,面对各种复杂的设备参数和繁琐的检修流程,他曾一度手足无措。然而,师傅那句“钳工的手就是设备的‘医生’”,如醍醐灌顶,让他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此后,他每天提前到岗观察设备性能、记录设备参数,紧跟师傅钻研技术,不断摸索设备运行规律和检修方法。几年下来,上千条故障案例、设备运行规律、技术参数等密密麻麻记满了几大本工作日志。
凭着这股钻劲,1997年,年仅23岁的叶民担任了检修班班长。在之后的近三十年里,他辗转于各条检修战线,先后考取焊工、起重司索、行吊司机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带领团队实现设备返修率零记录,以过硬本领铸就“检修匠”的金字招牌。
点点滴滴干出“漂亮活”
“干检修,就要想得多一点、细一点。”多年的检修经验,被叶民凝练为这看似简单的“两点论”。然而,这短短“两点”,实则涵盖了作业前的观察预判、设备“问诊”、安全监管等全流程细节。凭借这一理念,近年来,他带队高质量完成钛冶炼厂EBT炉大修、聚钛科技电炉大修等多个重大项目。
2024年6月,钛材公司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产线核心设备突发故障,若不及时修复将导致生产受损。面对“开孔和焊接不得有火花、铁屑掉入轴承”的严苛要求,叶民临危受命,迅速组织人员制订检修方案。他将团队分为拆卸、安装、监护三组,自己则穿梭于各作业点位,全程悉心指导。在紧张的节奏中,大家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1台码垛机16个轴承的更换并一次试车成功,以“漂亮活”守住生产线命脉。
2025年东方钛业年度大修中,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叶民主导制订多个大型项目检修方案。他通过科学规划施工网络、合理调配资源、严控安全质量,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克服作业空间狭窄、吊装受限、高温天气等多重挑战,顺利完成冷却转筒拆除、酸冷器吊装、卸片槽更换等重要任务,赢得甲方高度认可。
“传帮带”造就卓越团队
叶民始终坚信“独行快,众行远”的理念。在检修行业这片广阔天地里,他深知个人力量犹如沧海一粟,而团队的整体水平,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分享自己总结的操作技巧和应急经验,还坚持学习新流程、新技术,手把手培养新职工。
去年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产线建成投产后,他带头钻研新设备及安全环保管控知识,通过现场讲解和动手实践来提升团队的技能,带领大家攻克氧化炉间隙调整、氯化炉螺旋更换等十余项技术难题,将氧化炉的间隙调整控制在20mm、氯化炉进料螺旋更换时间缩短控制在25分钟内;他提出“吊盐笼模具制作”等合理化建议,为公司实现年降低成本50余万元。
为开拓化工检修市场,如今的叶民正以东方钛业“二期窑前偏钛酸槽找坡、防腐”等项目为契机,从零开始钻研防腐作业,仅用1个多月就掌握新技能,为团队开辟了全新技术领域,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不仅在于技艺精进,更在于永葆突破自我的进取之心”。(攀钢日报通讯员 景春梅 文/图)